权威:光纤反推销为何应战者寥寥
2003年7月1日,是一个足以让众多日美韩光纤出口商铭刻的日子。这一天,我国商务部对外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入口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举行反推销立案视察。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简称G652 单模光纤),是当今天下上用量最大的光纤,约占光纤全球市场总用量的70%,占我国光纤总用量的90%左右。
在外洋产品大规模的低价攻击下,海内光纤厂商的情形从2001年下半年最先恶化。据 统计,2002年,入口光纤占中国光纤市场的份额为41. 36%,差未几吞噬了中国光纤市场的半壁山河。海内厂商同外洋偕行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必需通过执法途径来解决的水平。然而让人们不解的是,面临美日韩险些证据确凿的推销事实,海内光纤生产企业中却只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和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自告奋勇"。
他们以为,在中国光纤市场上,海内光纤生产厂家已经从1999年的 8家猛增到2002年的19家(包括中外合资企业),蓦地间架起了150条生产线,年产能力也由原来的800万公里上升到了2500万公里左右,海内 光纤工业已经举步维艰,供过于求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同时,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等诸多缘故原由的影响,国际光纤市场的供应在2001年也逐渐泛起过剩。今年一季度,美国市场光纤需求又继续下降了18%,欧洲下降了20%,亚洲则坚持了2%的增添,中国市场成为外洋光纤企业消化产能的主要场合�?銮�,美日韩还囤积着大宗网络泡沫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存货,跌得起价钱。外洋光纤的生产厂商为了继续扩大中国市场份额,一直接纳种种手段以及不公正的商业做法,向中国市场低价推销其产品。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入口关税的进一步降低,外洋光纤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更直接、更强烈,特殊是日韩厂商的廉价攻势,使得中国市场上光纤价钱一起下跌,企业谋划雪上加霜,所受损害日趋惨烈。
以这次被诉讼的G652单模光纤为例,光纤平均本钱为165元/公里。而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外洋有些厂商在中国的售价仅为14美元(人民币115元)/公里,今年某韩国厂商的报价甚至一度降到了人民币100 元/公里,最大推销幅度已经凌驾30%,令海内众多光纤厂商叫苦不迭。另外,只管著名的KMI公司剖析报告提出天下光通讯行业在2003年有望苏醒,但由于2000年~2001年的太过生长,2003年中国的光纤需求仅为去年的 80%。
据悉,为了节约本钱,阻止恶性价钱竞争,有的厂家只能接纳暂停生产线,缩小生产规模甚至解聘员工来苦度严冬。若是说"心忧炭贱愿天寒"是所有光纤厂商在工业不景气时的配合感受的话,那么"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悲怆重大心情生怕只有少数厂商才华单独体会。某厂商主管曾说:"任何工业都有自身的生长纪律,外洋光通讯行业的高增恒久已经已往,外洋企业过来抢夺我们这个大市场,也很正常。可是让人伤心的还不但仅在于外洋企业的推销,更多的却是我们海内企业相互比拼价钱,这种窝里斗的征象才让人真正心寒。"另一个厂家的销售职员更是"一针见血"地体现:"海内的大大都光纤企业都是同外洋合资的,能够自力生产光纤的就那么几家,掌握光纤预制棒焦点手艺的只有长飞等少少数企业,其他厂商大都也就是生产光缆罢了。"
这样看来,此次只有长飞光纤和江苏法尔胜自告奋勇也就缺乏为奇了,事实这两家都是处于工业链条上游的龙头企业,关于有些厂商而言,由于必需向外洋购置大批光纤来举行生产,因此美日韩的大规模推销反而能够让他们节约本钱,从而在同长飞等企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据悉,海内的其他企业险些都差别水平地购置过美日韩的光纤,甚至有许多企业就是和这些国家的企业合作办厂的---其中包括南京华新藤仓、成都中住、浙江富通昭和、上海朗讯、西古光纤等合资企业。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2 002年海内光纤行业协会组织了主要海内光纤厂商 (包括合资公司)的代表举行商谈后,仍然只有上述两家企业"扬眉剑出鞘",真刀真枪地最先反推销行动的缘故原由了。